>
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新闻 > 土壤原位酶谱测试技术类型

土壤原位酶谱测试技术类型

2025-10-30

  “土壤原位酶谱测试”(In situ Enzyme Histochemistry 或 Soil Zymography)是一种创新的、非破坏性的技术,用于可视化并定量土壤中特定酶活性的空间分布。它突破了传统实验室方法(如浸提-比色法)只能提供“整块土壤平均值”的局限,能够揭示酶活性在根际、团聚体、孔隙、微生物热点区等微尺度上的异质性。

  技术类型

  1. 薄层原位酶谱法(Thin-layer Zymography)

  材料:聚丙烯酰胺凝胶(PAGE gel)或琼脂糖凝胶片。

  操作:

  将凝胶片(含底物+显色剂)置于新鲜土壤剖面或根际区域。

  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(如25°C)孵育数小时至数天。

  取出凝胶,清洗,扫描成像。

  适用酶:

  β-葡萄糖苷酶(底物:MUF-β-D-葡萄糖苷 → 荧光)

  磷酸酶(底物:MUF-磷酸盐 → 荧光)

  蛋白酶(底物:明胶+考马斯亮蓝,水解后脱色区即活性区)

  纤维素酶、几丁质酶等。

  2. 滤纸原位酶谱法

  材料:滤纸浸渍底物-显色混合液。

  优点:成本低,柔韧性好,适合不平整土壤表面。

  缺点:分辨率和稳定性低于凝胶。

  3. 荧光酶谱法(Fluorogenic Zymography)

  底物:使用荧光底物,如:

  MUF(4-Methylumbelliferyl)或 AMC(7-Amino-4-methylcoumarin)衍生物。

  检测:用紫外灯或荧光成像仪激发,检测荧光信号。

  优点:灵敏度高,背景干扰小,可动态监测。

  缺点:需荧光设备,底物成本高。

  4. 显色酶谱法(Colorimetric Zymography)

  底物:生成有色沉淀,如:

  磷酸酶:BCIP/NBT(生成蓝紫色沉淀)

  多酚氧化酶:焦性没食子酸(生成棕红色嘌呤红)

  优点:无需特殊设备,肉眼可观察。

  缺点:灵敏度较低,易扩散。

       来源:网络
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
E-Mail:hhtic@hhtic.com
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
18537125967

海怀检测
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