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新闻 > 郑州矿石检测机构:矿石液化动态检测方法

郑州矿石检测机构:矿石液化动态检测方法

2025-11-12

  “矿石液化动态检测方法”通常是指在高温、高压或化学作用下,对矿石从固态向熔融态(或类液态)转变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状态变化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监测的技术。

  高温熔融型矿石液化动态检测方法

  1. 高温显微镜法(Hot-Stage Microscopy)

  原理:将矿石样品置于可程序控温的高温载物台上,通过光学/红外显微镜实时观察形貌变化。

  可观测量:

  初熔温度(开始软化)

  半球温度(变形至半球状)

  流动温度(完全液化铺展)

  适用:评估矿石/炉渣熔融特性(如灰熔点测定)。

  标准:参照 ASTM C1218、ISO 540(煤灰熔融性,可类推用于矿石)。

  2. 差热分析/热重分析联用(DTA/TG 或 DSC/TG)

  原理:

  DSC(差示扫描量热):检测吸热/放热峰(如熔融吸热峰);

  TG(热重分析):同步记录质量变化(挥发、分解)。

  输出:液化起始温度、熔融焓、相变过程。

  优点:定量、灵敏,样品量小(mg级)。

  局限:不能直接观察流动行为,需结合其他方法。

  3. 高温X射线衍射(HT-XRD)

  原理:在升温过程中实时采集XRD图谱,识别矿物相变及非晶化(液化前兆)。

  可判断:何时晶体结构崩塌 → 进入熔融态。

  优势:原位、无损、相结构信息丰富。

  设备要求高:需专用高温腔体和同步辐射源(理想情况)。

  4. 高温粘度计 + 实时成像

  应用场景:炉渣或熔融矿石流动性研究。

  方法:

  铂金球旋转法或毛细管法测粘度;

  同步高速摄像记录流动行为。

  输出:粘度-温度曲线,判断“有效液化”温度(如粘度 < 2–5 Pa·s 可视为可流动)。

  5. 红外热成像 + 图像分析

  原理:用红外相机监测样品表面温度场分布,结合可见光图像识别软化、塌陷、流动。

  适用:大块矿石或工业炉内模拟实验。

  优点:非接触、全场测量。

       来源:网络
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
E-Mail:hhtic@hhtic.com
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
18537125967

海怀检测
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