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土壤氮含量的测定是评估土壤肥力、指导施肥及研究氮循环的重要环节。根据氮的形态(全氮、铵态氮、硝态氮、有机氮等),测定方法有所不同。以下是常用方法的系统方案:

一、全氮测定
1. 凯氏定氮法(经典方法,适用全氮)
原理:
土壤样品经浓硫酸消解,将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化为铵态氮(NH₄⁺),通过蒸馏释放NH₃,用硼酸吸收后滴定计算总氮量。
步骤:
样品消解:
称取0.5~1.0 g风干土(过100目筛),加入10 mL浓硫酸和1 g催化剂(CuSO₄ + K₂SO₄,比例1:5)。
电炉加热至溶液澄清(约380℃,1~2小时),冷却后定容至100 mL。
蒸馏与吸收:
取10 mL消解液加入凯氏蒸馏装置,加40% NaOH至强碱性。
蒸馏释放的NH₃用2%硼酸溶液吸收(加混合指示剂:甲基红-溴甲酚绿)。
滴定计算:
用0.01 mol/L HC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微红色。
公式:

(V: 样品滴定体积,V0: 空白体积,C: HCl浓度)
注意事项:
消解需彻底(溶液透明无颗粒)。
防止NH₃挥发损失(密封蒸馏系统)。
2. 杜马斯燃烧法(快速法,适用全氮)
原理:
高温燃烧(900~1000℃)将土壤中所有氮转化为NOₓ,经还原为N₂后,用热导检测器(TCD)定量。
步骤:
称取0.1~0.2 g土壤样品,置于锡箔舟中。
样品在燃烧管中通入高纯氧气,高温燃烧生成N₂。
色谱仪检测N₂峰面积,标准曲线法定量。
优点:
无需消解,3~5分钟完成测定。
可同时测碳、氮含量(如元素分析仪)。
缺点:
仪器昂贵,需定期校准。
二、无机氮测定(铵态氮、硝态氮)
1. 氯化钾浸提-靛酚蓝法(铵态氮)
原理:
NH₄⁺与次氯酸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靛酚蓝,在625 nm处比色测定。
步骤:
浸提:
10 g新鲜土 + 50 mL 2 mol/L KCl,振荡1小时,过滤。
显色:
取5 mL浸提液,依次加入1 mL苯酚-硝普钠溶液、1 mL次氯酸钠溶液,40℃水浴20分钟。
测定:
分光光度计测625 nm吸光度,标准曲线法定量。
检出限:0.05 mg/kg。
2. 紫外分光光度法(硝态氮)
原理:
NO₃⁻在220 nm处有特征吸收,通过双波长法(220 nm和275 nm)消除有机物干扰。
步骤:
浸提:
10 g土 + 50 mL去离子水,振荡30分钟,离心过滤。
测定:
测220 nm和275 nm吸光度,ΔA = A220 - 2×A275。
标准曲线法计算NO₃⁻浓度。
注意事项:
样品需澄清(必要时用活性炭脱色)。
三、有机氮计算
有机氮(g/kg)=全氮−(铵态氮+硝态氮)
四、方法对比与选择

五、数据解读与质量控制
全氮参考范围:
农田土壤:0.5~5 g/kg。
森林土壤:1~10 g/kg(表层有机质丰富)。
质量控制:
使用标准土壤样品(如NIST SRM 2711)校准。
平行样相对偏差<5%。
加标回收率:90%~110%。
六、注意事项
样品保存:
测定无机氮需用新鲜土样(4℃保存,48小时内完成)。
全氮可用风干土(避免高温烘干,防止氮损失)。
干扰控制:
凯氏法消解时,高氯酸盐或硝酸盐可能干扰,需预还原处理。
硝态氮测定中,Cl⁻浓度过高需稀释或采用镉柱还原法。
安全防护:
凯氏法涉及浓硫酸、强碱,需穿戴防护装备。
来源:网络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E-Mail:hhtic@hhtic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