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1. 基于容重和颗粒密度的计算法(常用)
这是经典、应用广泛的方法。
(1)土壤容重(ρ_b)的测定
容重是单位体积原状土壤(保持自然结构状态)的干土质量。
环刀法(标准方法)
原理:用已知体积的环刀打入原状土壤,获取一份未被扰动的原状土样。
步骤:
将环刀(通常是钢制圆筒,容积通常为100 cm³)称重(W₁)。
在选定的土壤位置,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,直至充满,小心挖出并削平两端。
称量环刀 + 湿土的质量(W₂)。
将环刀内的土样全部取出,放入铝盒,在105℃的烘箱中烘至恒重(通常6-8小时),得到干土质量(W₃)。
计算:容重 ρ_b = (W₃ - W₁) / V
V: 环刀容积
蜡封法(适用于不规则或易碎样品)
原理:用石蜡包裹不规则土块,通过排水的体积减去石蜡体积,得到土样体积。
步骤:
称取不规则原状土块的质量(M_s)。
将土块浸入熔化的石蜡中,迅速取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密封蜡膜,称重(M_sw)。
将蜡封土块浸入水中,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量其排开水的体积,即为蜡封土块的总体积(V_ws)。
石蜡体积 V_w = (M_sw - M_s) / ρ_w (ρ_w为石蜡密度,约0.9 g/cm³)。
土样体积 V_s = V_ws - V_w。
计算:容重 ρ_b = M_s / V_s
(2)土壤颗粒密度(ρ_p)的测定
颗粒密度是单位体积土壤固体物质(不含孔隙)的质量。
比重瓶法(标准方法)
原理:利用排水法测定土壤固体颗粒的体积。
步骤:
将风干、磨碎、过筛的土样称重(M_s)。
向比重瓶中加满蒸馏水,恒温后称重(M_bw)。
将部分土样倒入比重瓶,排尽空气,再加满水,恒温后称重(M_bsw)。
计算:土壤颗粒体积 V_s = [ (M_s + M_bw) - M_bsw ] / ρ_w (ρ_w为水在实验温度下的密度)
颗粒密度 ρ_p = M_s / V_s
注意:对于大多数矿物质土壤,若无精密要求,常直接使用平均值 2.65 g/cm³。
(3)孔隙率计算
获得容重(ρ_b)和颗粒密度(ρ_p)后,代入公式 n = (1 - ρ_b / ρ_p) × 100% 即可求得总孔隙率。
2. CT扫描法(现代、无损、高精度)
原理: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,对原状土柱进行扫描,获得土壤内部结构的二维切片图像,再通过三维重建,直接可视化和量化孔隙的大小、形状、分布和连通性。
优点:
无损检测:不破坏样品,可进行动态监测。
三维信息:不仅能得到总孔隙率,还能分析孔隙的几何特征和拓扑结构。
高分辨率: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精度。
缺点:
设备昂贵,成本高。
数据处理复杂,需要专业软件和技能。
样品尺寸受扫描腔体大小限制。
应用:主要用于科学研究,如土壤结构演化、根系与孔隙相互作用等。
3. 水饱和法(直接法)
原理:使干燥的原状土样充分饱和水分,认为饱和时所有孔隙都被水填充,则孔隙水的体积即为孔隙体积。
步骤:
用环刀法取得原状土样,烘干称重(M_dry)。
将环刀有孔的一端放在铺有湿润砂子的托盘上,让土壤通过毛管力缓慢吸水至饱和。
待土样完全饱和后(表面出现水膜),称重(M_sat)。
计算:
孔隙水质量 = M_sat - M_dry
孔隙水体积 V_pores ≈ (M_sat - M_dry) / ρ_w (假设水密度为1 g/cm³)
总孔隙率 n = (V_pores / V_ring) × 100%
V_ring: 环刀容积
注意:此方法很难保证100%排除所有空气,尤其是一些封闭孔隙,因此结果可能略低于实际值。
来源:网络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E-Mail:hhtic@hhtic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