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实验原理
土壤自然电位(Natural Potential, SP)是土壤中因离子扩散、氧化还原反应或流体流动等过程产生的自发电势差,常用于探测地下水流动、污染扩散或金属腐蚀风险。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:
扩散电位:不同浓度溶液接触时离子迁移差异。
氧化还原电位:土壤中氧化态与还原态物质(如Fe³⁺/Fe²⁺)的电子转移。
流动电位:地下水流动携带电荷颗粒产生的电势。
实验器材
测量电极
参比电极:饱和甘汞电极(SCE)或硫酸铜电极(CSE),需保持电极液清洁。
探测电极:惰性金属电极(如铂电极、不锈钢电极)。
高阻抗电压表(精度至少0.1mV,如数字万用表)。
导线与接线端子:屏蔽导线以减少电磁干扰。
辅助工具:土壤钻孔器、蒸馏水、温度计、记录本。
实验步骤
1. 原位测量法(野外直接测量)
电极布置
在待测区域按直线或网格布设测点,间距1-5m(根据目标精度调整)。
将 参比电极 固定于远离干扰的“基准点”(如深层稳定土层)。
探测电极 依次插入各测点土壤中,深度5-20cm(与目标层一致)。
电位测量
连接参比电极与探测电极至电压表,记录每点的电位值(单位:mV)。
注意:保持电极与土壤接触良好,避免电极极化(测量时间≤30秒/点)。
数据校正
测量环境温度,若温差大需进行温度补偿(参比电极电位随温度变化)。
记录地形、湿度、附近金属物体等干扰因素。
2. 实验室测量法(土样测试)
土样采集与处理
用塑料铲取新鲜土样(避免金属污染),密封保存。
在实验室内将土样填入有机玻璃槽,压实至自然密度,调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。
电极安装
将参比电极(SCE)置于土槽一端,探测电极(铂片)插入土槽另一端。
连接电压表,静置10分钟待电位稳定。
电位记录
读取稳定后的电位值,重复3次取平均值。
数据处理
绘制电位分布图
原位测量数据可绘制等电位线图,分析异常区域(如电位突变可能指示污染或渗流)。
电位换算
若使用不同参比电极,需统一换算为标准氢电极(SHE)电位:
(例如,饱和甘汞电极在25°C时 )
ESHE=E测+E参比
关联分析
结合土壤pH、电导率数据,解析电位来源(如还原性污染导致负电位)。
注意事项
减少干扰
远离电力线、金属管道,避免电磁场干扰。
电极使用前用蒸馏水清洗,防止残留盐分影响。
电极维护
参比电极需定期检查液位,避免结晶堵塞。
铂电极用稀硝酸浸泡去除氧化层。
环境控制
雨天或极端干燥天气避免野外测量。
实验室测试需恒温(25±2°C)。
示例结果
某污染区域原位测量数据:
基准点电位:-50mV(参比SCE)
污染点电位:-220mV
换算为SHE电位:
ESHE=−220+244=+24mV
表明该点可能存在还原性物质(如有机物降解)。
误差分析
系统误差
参比电极电位漂移、导线电阻。
随机误差
土壤接触不良、瞬时环境干扰(如动物活动)。
改进措施
使用双参比电极校准、增加测量重复次数。
应用场景
环境监测:追踪污染物羽流迁移路径。
农业:评估土壤盐渍化或排水条件。
工程:探测地下管道腐蚀风险。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E-Mail:hhtic@hhtic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