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土壤固碳性质测定是评估土壤碳汇能力、有机质稳定性、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及气候变化响应的核心内容。这里的“固碳”不仅指土壤有机碳(SOC)的总量,更强调其化学稳定性、物理保护状态及生物可利用性。
1.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
这是所有测定的基础,主要有两种经典方法:
重铬酸钾氧化法(外加热法)
原理:在加热条件下,用重铬酸钾-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,通过测定剩余的重铬酸钾量或消耗的重铬酸钾量,计算出有机碳含量。
优点:操作简单,成本低,是国家标准方法之一,适用于大批量样品。
缺点:对含有氯化物或大量还原性物质的土壤干扰较大。
干烧法(元素分析法)
原理:将土壤样品在高温纯氧环境中燃烧,使有机碳完全转化为CO₂,通过红外检测器或热导检测器测定CO₂的量,从而精确计算总碳含量。无机碳(碳酸盐)可通过单独测定后扣除。
优点:精度高,是基准方法。
缺点:仪器昂贵,分析成本高,耗时较长。
2.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离与测定
这是理解碳稳定性的关键。
物理分组方法
原理:利用不同组分的密度和粒径差异进行分离。
颗粒态有机碳:主要通过湿筛法获得,代表未与矿物结合的、半分解的植物残体,周转周期在数年到数十年,是对管理措施响应最敏感的活性碳库。
矿物结合态有机碳:主要通过密度浮选法获得,代表与土壤粘粒和粉粒紧密结合的有机碳,物理上受到保护,周转缓慢(数百年至上千年),是土壤中最稳定、储量最大的碳库。
化学测定方法
易氧化有机碳:通常使用高锰酸钾氧化法。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碳被认为是活性有机碳,周转快,易被微生物利用。这是评估碳库有效性和动态变化的常用指标。
3. 碳管理指数的计算
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综合评价工具,尤其适用于比较不同农业管理措施(如保护性耕作 vs 传统耕作)的固碳效果。
公式:
CMI = (CPI × LI) × 100
CPI:碳库指数 = 处理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 / 参考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
LI:碳库活度指数 = 处理样品的碳库活度 / 参考样品的碳库活度
碳库活度 = 活性有机碳 / 非活性有机碳
解读:
CMI > 100:表明管理措施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水平,且可能改善了碳的活性。
CMI < 100:表明管理措施导致了土壤有机碳的耗竭。
来源:网络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E-Mail:hhtic@hhtic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