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土壤中氧气(O₂)的测定对于理解土壤呼吸、微生物活性、植物根系健康、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估至关重要。土壤并非充满空气的简单孔隙,而是一个复杂的三相(固、液、气)系统,其氧气浓度远低于大气(20.9%),且在空间和时间上高度动态变化。
测定土壤氧气主要有原位(现场)测量和离体(实验室)分析两大类方法。
一、 原位测量法 (In-situ Measurement)
这是常用、能反映土壤真实状态的方法,通过将传感器直接插入土壤中进行连续或瞬时测量。
1. 电化学传感器 (Electrochemical Sensors)
原理:基于氧气在电极上的还原反应产生电流,电流大小与氧气分压成正比。
类型:
极谱法氧电极 (Clark-type Electrode):
经典的电化学氧传感器,由阴极(Pt)、阳极(Ag/AgCl)和透气膜(如聚四氟乙烯PTFE)组成。
需要外部电源,测量时消耗少量氧气。
可制成探针,直接插入土壤。需定期校准(通常用空气和氮气)。
伽伐尼电池氧传感器:
类似于电池,无需外部电源,氧气在阴极还原,阳极金属(如铅、锌)氧化。
结构简单,但寿命有限(阳极消耗)。
优点:可实现连续、实时监测,分辨率高。
缺点:响应时间相对较慢(需几分钟达到平衡),透气膜可能被土壤颗粒或生物堵塞,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。
2. 光学传感器 (Optical Sensors / Fluorescence-based Sensors)
原理:利用荧光猝灭(Fluorescence Quenching)原理。传感器尖端涂有对氧气敏感的荧光染料。当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时,染料会发出荧光。氧气分子会与激发态的染料分子碰撞,使其非辐射失活,从而降低荧光强度和缩短荧光寿命。氧气浓度越高,荧光猝灭越强。
测量方式:现代仪器主要测量荧光寿命(Lifetime),因为它比荧光强度更稳定,不受光源衰减、染料老化或轻微污染的影响。
商品化产品:如Hach LDO(Luminescent Dissolved Oxygen)、PreSens等品牌的土壤氧探头。
优点:
无需消耗氧气,不影响测量环境。
响应速度快(秒级)。
不受流速影响。
长期稳定性好,维护需求低。
缺点:仪器成本通常高于电化学传感器。
3. 气相色谱法 (Gas Chromatography, GC) - 原位采样
方法:
在土壤中预埋一个密闭的采样室(如不锈钢探头或PVC管)。
用气密性注射器或气袋,通过采样室的端口抽取土壤孔隙气体。
立即将气体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。
优点:GC是气体分析的“金标准”,结果准确可靠,可同时分析O₂、N₂、CO₂、CH₄等多种气体。
缺点:是瞬时、破坏性采样,无法连续监测;操作相对繁琐,需要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或现场配备GC设备。
二、 离体分析法 (Ex-situ Analysis)
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,通常会破坏土壤的原始结构。
1. 气相色谱法 (GC) - 实验室分析
方法:
采集未扰动的土壤芯(使用土钻)。
将土样迅速转移到密闭的顶空瓶中,尽量减少与大气的接触。
在实验室,用注射器抽取瓶内上方的气体(顶空气),注入GC进行分析。
优点:可以精确测量特定深度土样的氧气含量,避免了传感器插入造成的扰动。
缺点:样品在采集、运输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发生气体交换,导致结果偏差;无法反映动态变化。
2. 化学滴定法 (Chemical Titration) - 传统方法
原理:z经典的是瓦式呼吸计 (Warburg Respirometer) 或碱性没食子酸法。
将土壤样品放入密闭容器,其中的氧气与特定化学试剂(如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)反应被吸收。
测量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,从而计算出氧气含量。
现状:这种方法繁琐、耗时,且精度较低,已被现代仪器方法基本取代,仅在教学或特定研究中使用。
来源:网络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E-Mail:hhtic@hhtic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客服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