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是土壤科学研究、农业生产和环境评估的基础工作,涉及土壤物理、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综合测定。
一、土壤理化性质检测的主要内容
1. 物理性质检测
(1) 土壤质地(颗粒组成)
检测方法:
吸管法(国际标准):通过沉降速率分离黏粒、粉粒和砂粒。
激光粒度仪:快速测定颗粒分布,适用于大批量样品。
指标:砂粒(2~0.05 mm)、粉粒(0.05~0.002 mm)、黏粒(<0.002 mm)百分比。
(2)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
环刀法:取原状土测定容重(单位体积干土质量,g/cm³)。
计算孔隙度:
(3) 土壤水分特性
田间持水量:压力膜法测定(-33 kPa下的含水量)。
萎蔫系数:压力膜法测定(-1500 kPa下的含水量)。
(4) 土壤结构
团聚体稳定性:湿筛法测定水稳性团聚体比例。
2. 化学性质检测
(1) 土壤pH与电导率(EC)
pH测定:电位法(pH计),水土比2.5:1或1:1。
EC测定:电导仪测定浸提液(水土比5:1)的电导率(μS/cm)。
(2) 有机质与有机碳
重铬酸钾氧化法(Walkley-Black法):测定有机碳,乘以1.724得有机质含量。
灼烧法:高温(550℃)灼烧失重法估算有机质。
(3) 养分含量
全氮:凯氏定氮法或元素分析仪。
有效磷:Olsen法(碳酸氢钠浸提)或Bray法(酸性土壤)。
速效钾:醋酸铵浸提-火焰光度法。
(4) 阳离子交换量(CEC)
乙酸铵交换法(pH 7.0):测定土壤吸附阳离子的能力(cmol(+)/kg)。
(5) 盐分与可溶性离子
全盐量:水土比5:1浸提,蒸干称重法。
离子组成:原子吸收光谱(Ca²⁺、Mg²⁺)或离子色谱(Na⁺、K⁺、Cl⁻、SO₄²⁻)。
3. 生物学性质检测(辅助理化分析)
微生物量碳:氯仿熏蒸提取法。
酶活性:如脲酶(反映氮循环)、磷酸酶(反映磷转化)。
二、土壤理化性质检测的应用领域
1. 农业生产与耕地质量提升
土壤肥力评估:
通过pH、有机质、NPK含量划分土壤肥力等级,指导施肥(如酸性土壤需施石灰)。
节水灌溉设计:
根据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系数确定灌溉阈值。
盐碱地改良:
通过EC、Na⁺含量评估盐渍化程度,选择改良措施(如淋洗、石膏施用)。
2.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
污染土壤修复:
CEC高的土壤可优先用于重金属钝化(如黏土矿物修复Cd污染)。
湿地保护:
测定孔隙度和水分特性,评估湿地水文功能。
3. 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
地基稳定性评估:
黏粒含量高的土壤易膨胀,需特殊处理(如路基防渗)。
垃圾填埋场选址:
低渗透性黏土(孔隙度<30%)适合作为防渗层。
4. 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
全球气候变化研究:
土壤有机碳库数据用于碳循环模型构建。
土地管理政策:
基于土壤质量分级划定基本农田或生态保护区。
北京办事处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善缘街1号立方庭大厦2段925室
上海办事处: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668号冠捷科技大厦2楼A12
武汉办事处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003室
西安办事处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科技路海星城市广场B座2003室
广州办事处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725号东方之珠G座2107室
E-Mail:hhtic@hhtic.com
公司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四环企业公园33号楼
客服咨询